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11-11 11:24:00 阅读量:
【主讲 】刘津渝 博士(美国德堡大学古典学系副教授)
【时 间】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15:30-17:30
【地 点】人文楼三层会议室
【主 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刘后滨 教授
【评 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王大庆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刘津渝,1989到1996年就读于南京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至200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和古典学系学习,主攻罗马史,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德堡大学(DePauw University)古典学系副教授,获终身教职(tenure)。所授课程主要为罗马史、古代城市研究、各级拉丁文和希腊文课程。2007-2008年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不久前得到美国梅隆(Mellon)人文基金的资助研究希腊罗马作品在中国的历程。目前为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访问学者。
内容简介:《伊索寓言》不仅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希腊作品之一,而且是在中文世界流传最广的希腊作品。17世纪初,《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随耶稣会士来到中国。系统的译介始于1625年。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出现了众多《伊索寓言》的中译本,直到目前,新的译本和版本还在不断涌现。这些译本,尤其是早期的各译本,在翻译手法、遣词造句以及故事寓义的表述方面常大相径庭。通过对这些译本的对比和梳理,我们不但可以追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翻译理念的变迁,而且可以以此为案例探寻西方文化中的种种文化因素(如在华西方译介者所代表的文化、《伊索寓言》本身的源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在不同历史阶段交流、冲突与协商的模式。特别要强调的是,《伊索寓言》的中译本鲜明地展示了半殖民地、殖民地时期跨语际、跨文化对话和协商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发展。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踊跃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