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历史院举行2017级本科新生研讨课首次师生交流会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7-10-18 12:00:00 阅读量:

图片.png

2017915下午,历史学院2017级本科新生研讨课首次师生交流暨导师见面座谈会在人文楼三楼会议室召开2017级新生研讨课导师韩树峰、王大庆、刘贤、侯深、邱靖嘉,本科教学服务团队成员姜萌、刘未、邱靖嘉、郭相宜,2017级班主任张亦兵老师和全体本科新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姜萌老师主持。

图片.png

姜萌老师首先向同学们逐一介绍了出席此次交流会的各位新生研讨课导师的基本信息,并就本年度学院新生研讨课设置的主要思路和实施方案作了简要说明。他表示,新生研讨课设立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各位同学尽快地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帮助各位同学尽早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与素养,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舒心。本科教学服务团队的工作旨趣非常简单,一是力求善待每一位学生,让同学们在历史学院能够认真愉快地学习,最终成为社会栋梁;二是尽量协助每一位老师,保证老师们能有顺心的环境和机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图片.png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位2017级本科新生和1位留学生逐一作了自我介绍,并就新生研讨课开展的一些具体细节,如导师选择、任务类型、作业提交方式等向各位老师作了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也有同学就目前面临的大学学习中的一些疑惑,如专业学习方法、学科视野的培养、中学与大学学习模式的差异等问题与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在同学们介绍和发言期间,各位新生研讨课导师边听边记,不时插话,并及时回应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图片.png

图片.png

韩树峰、刘贤两位老师分别给各位同学介绍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强调整体视野在历史学研究当中的重要性。

图片.png

候深老师向各位同学指出了高中与大学学习模式的主要区别。她认为,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主要侧重于知识积累,而大学阶段的历史学习更强调思维训练,需要同学们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与此同时,她结合自己学习中国史的经历,希望各位同学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能够将中外文明的发展线索加以比较,做到融会贯通。

图片.png

王大庆老师建议各位同学在历史学入门阶段可以多涉猎多了解,更多地培养自己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能够了解专业历史研究的初步特征,并比较其与普及性史学的异同。

图片.png

针对部分同学对于新生研讨课可能涉及的专业门槛的疑虑,刘未老师强调,新生研讨课并不是要让大家“拜师学艺”,并不是要让各位同学进入非常专门的领域探索,而是要教给大家通性通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家专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由于考古组张林虎老师有课,仪明洁老师尚在工地,未能出席本次座谈会,刘未老师还解答了考古新生研讨课的一些问题。

图片.png

邱靖嘉老师认为,独立地辨识有效信息,独立地思考分析各类问题是历史学研究所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希望各位同学在大学生活中也要加强独立意识,“我的人生我做主”,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走好前行的每一步。

姜萌老师最后对会议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认为,此次交流会师生之间敞开心扉、坦诚交流,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交流会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希望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能保持这样的热情和率真,学院将充分尊重各位同学的发展意愿,积极创造条件为各位同学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同学们获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据悉,此次交流会后,新生研讨课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读书班、讨论课、教学考察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发新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每位新生量身定制本科学习计划和中长期发展建议,帮助新生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从一般本科生到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大学生的“两个重要转变”。


图\文 顾小立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2014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100872
<本站管理:lishixi>
备案号:京ICP备14032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