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4-20 01:18:00 阅读量:
4月20日下午2时,历史学院2016年“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立项答辩会在公共教学二楼2409室召开。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李梅田老师担任,答辩评审老师包括王静、王晓琨、曹刚华、刘文远老师。答辩分为PPT讲解演示与评委提问答辩两大环节,最终评选出四支队伍作为代表参与学校立项评审。
本次项目申报我院学生十分踊跃,共提出五组申报项目。申请项目均以历史学为基础,涉及学科广泛,在项目展示中,学生们纷纷以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为重点,向各位答辩老师介绍了自己所申报项目的基本情况。
《文物修复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北京、南京、上海、西安四地实地调研》项目通过对文物修复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着重探讨了如何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相关法律,为当下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与文博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酉阳阳戏变迁——基于重庆酉阳的田野调查》项目以地方戏剧为视角,通过历史人类学考察,意图重新发掘民间戏剧文化和信仰的价值。《孔庙“重建”与地方社会——以潮汕地区为中心的考察》项目在爬梳潮汕地区孔庙史料基础上,通过地方社会与儒学的互动考察,试图探寻现代性社会中儒学“重建”的价值。《西安回民街向文化旅游品牌演变的历史过程——口述史视野下的在发现》项目在考察民族社区的发展转换中,试图以民族视野、社区文化、旅游品牌等多角度探讨文化转型中的民族社区。《民俗摄影的传统文化保护力——基于惠安女文化的实证调研》通过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对特殊女性群体文化的思考,以摄影为视角从而探求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随后,从各个项目的学科特点和独特内容的角度,各位评委老师对五组项目逐一进行了评论,并指出各个项目可改进之处。答辩老师指出,我院同学的项目能够抓住创新突破点,不断追踪学术发展前沿,把握学术与实践的平衡,这显示了我院学生蓬勃的活力与可贵的创造性。答辩老师也一致强调在项目研究中加强学术思维逻辑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要注重踏实严谨的学术态度,并提高对历史文献搜集及解读能力。答辩同学则根据老师们的意见,汇报了进一步的完善与修改设想,并就相关疑难点向各位老师充分请益。
经答辩专家的仔细审阅和严格评议,《文物修复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北京、南京、上海、西安四地实地调研》、《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酉阳阳戏变迁——基于重庆酉阳的田野调查》、《孔庙“重建“与地方社会——以潮汕地区为中心的考察》、《西安回民街向文化旅游品牌演变的历史过程——口述史视野下的在发现》四项通过学院答辩环节,将参与学校立项评选。
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本科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得了充分的专业科研训练和创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在项目运作、实验技能、论文撰写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这既体现了本科学生学术、实践的创新力及探索力,也彰显了人大学子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
(责编:郭相宜 文:陈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