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姜萌,男,1980年生,河南桐柏人。2000年第一志愿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2004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山东电视台工作,2005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2011年6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11年8月入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2015年8月晋升副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史、思想史、史学理论、公共史学。先后开设《二十世纪中国的史学与政治》、《二十世纪中国的学术与社会》、《<资治通鉴选>选讲》、《公共史学研修》等课程。
二、科研成果列表
(一)、著作
专著
1、《族群意识与历史书写——中国现代历史叙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在清末的实践》,36.5万字,商务印书馆,2015年。
2017年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历史类青年奖。
参著(第二作者)
1、《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00-1949)》,116.5万字,商务印书馆,2014年。
2016年,本书(与《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1950-2000)》一起,共2本4册)获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二)、论文
1、《试论1903—1911年中国的尚武思潮》,《东岳论丛》(cssci来源期刊),2004年第2期,一万一千字。
2、《让材料自己说话——浅论当前历史传记写作的一种趋势》,《史学月刊》(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3期,一万五千字。
3、《通俗史学、大众史学与公共史学》,《史学理论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4期,九千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1期摘要转载。《社会科学报》第1253期摘要转载。
4、《学院派史学与公共史学》,《山东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9期,一万二千字。
5、《中国近代知识阶层的开明专制思想》,《史学月刊》(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8期,两万五千字。
6、《辛亥革命前开明专制思想的发生及其影响》,《东岳论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1期,一万五千字。
7、《<道德经>道德体系新论》,《孔子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6期,一万三千字。
8、《现代史学视野下的胡适——从唐德刚相关言论出发的讨论》,《文史哲》(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4期,两万六千字。《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 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9、《王国维“清学三阶段论”溯源》,《齐鲁学刊》(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3期,一万五千字。《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
10、《陈垣“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考》,《东岳论丛》(cssci来源期刊),2014年第3期,九千字。
11、《文化自觉与“世纪难题”的解决》,《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4期,六千字。
12、《乡土意识与国家情怀:清末乡土史志书写的特点及其问题》,《史学月刊》(cssci来源期刊),2014年第5期,两万三千字。
13、《怎样制作一部相对完善的学术编年——由<20世纪中国史学编年>引发的思考》(执笔,第一作者为导师王学典教授),《中华读书报》2014年12月31日,五千字。《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国族、种族意识纠结下的〈新史学〉——兼谈历史书写主体问题对清末新史学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来源期刊),2015年第3期,两万字。《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5、《评判民国学术的维度与态度》,《光明日报·史学》,2016年3月19日,四千字。
16、《“由旧入新”与“无中生有”:民国初年的文史之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一万五千字。《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6年第9期全文转摘。《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文摘》2016年第4期转载三千字。
17、《“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史之学的形成历程》,《史学月刊》2017年第1期,三万字。《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历史与社会文摘》2017年第1期转载四千字。
18、《中国史学在数字化时代的变与不变》,《史学月刊》2017年第5期,九千字。
19、《华北大学的史学教育——从一份新发现的“史地系小组漫谈”记录说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一万八千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6月摘要转载)
(三)、学术活动
1、2017年9月,与杜宣莹、王文婧等同事合作创办“公共史学国际工作坊(中国)”。
三、主要教学/行政荣誉
1、2011-2012学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班主任”。
2、中国人民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2015年)。
3、2016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
4、中国人民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7年)。
5、2017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
6、2017年度中国人民大学“本科课外教学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