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移民、婚俗和汉族遗传同质性(Migration,Marriage Practices,and Han Chinese Genomic Homogeneity)
2018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在人文楼三楼会议室推出“人大史学讲堂”第75期,由华盛顿大学历史系伊沛霞(PatriciaBuckley Ebrey)教授,与大家分享她最近关注的有关中国汉族基因遗传同质性的问题。讲座由历史学院包伟民老师主持会议,陈昊老师担任翻译,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陆扬老师担任评议人。听取讲座的有台湾成功大学、北大文研院访问学者刘静贞老师,历史学院刘后滨、李全德、王静、皮庆生、马利清、张亦冰等多位教师与数十名学生。
近几年,分子人类学在古人类DNA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我们重新认识人类起源问题和世界人群基因同质性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伊沛霞教授即根据近年有关中国汉族基因同质性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从移民、婚俗等方面给出了自己关于汉族基因同质性问题的解释。
(伊沛霞教授)
讲座伊始,伊沛霞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学教授David Reich的新书《我们是谁,我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古DNA和人类过去的新科学》(
Who We Are and How We Got Here: Ancient DNA a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Human Past, Publisher: Pantheon,2018.)。在这本书中,Reich教授比较了实行“Jati”制度的印度人和南北欧人的遗传分化程度,发现印度人的遗传基因分化程度是南欧与北欧人之间的两到三倍。“Jati”的原意是“出身”,这一制度,根据出身和血缘关系,把人群分成了许多界限清晰、相互隔绝的小群体,每个群体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圈子,相互之间极少通婚,也就是说印度村落中实行严格的内婚制。相较而言,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遗传差异性比欧洲人还要小。由此,伊教授提出四点疑问:①难道没有非汉人群被吸收进入汉人群中吗?如果被吸收进,难道这不会造成多样性吗?②许多南方家族的族谱都声称是从北方移民而来的。但这可能经常是一个由几个世纪以来被同化为中国文化的群体创造的起源神话,他们试着给自己一个有关起源的合理故事,其中会有种族同化或调和。③汉族基因同质性高有点太政治正确了,科学家的研究是否受到政府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基于最新的科学吗?汉族的遗传同质性是假设吗?研究取样够大吗?研究方法是否有缺陷?④Reich的书中虽提及中国汉族的基因同质性,但相关证据很少,需要更多科学研究的支持。
(陈昊老师翻译)
基于以上四点疑问,伊教授先给大家介绍了人类基因组的一些知识,指出大的群体相比小的群体,基因组多样性更为复杂。近几年,古DNA的研究成果显著,有大量论文发表。她援引复旦大学文波、李辉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合作发表的《遗传证据支持汉文化扩散》(Wen B, Al E. 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J].
Nature, 2004, 431(7006):302-305.)一文,指出南方土著人对南方汉族人基因多样性贡献是有限的,北方移民的大规模流动导致了中国南方的遗传基因改造,并导致了汉族人口和文化的扩张。2014年,复旦大学严实博士和他的同事又发表了《40%中国人的Y染色体来自三个新石器时代的超级祖先》(Yan S, Wang C C, Zheng H X, et al. 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J].
Plos One, 2014, 9(8):e105691.)一文。伊教授认为这些研究发表在广泛被认可的同行评议杂志上,同时又是不同研究者发现的一致性结果,所以她阅读了这些科学研究文献后,确信汉族的确有显著的遗传同质性。此外,她又列举了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的一个团队对中国26个地区的1700个汉族基因样本的研究数据(Xu S, Yin X, Li S, et al.Genomic dissection of population substructure of Ha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 in association studies[J].
Am J Hum Genet. 2009 Dec;85(6):762-74.)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Wang C C, Hui L. Inferring human history in East Asia from Y chromosomes[J].
Investigative Genetics,4,1(2013-06-03), 2013, 4(1):11.)。
基于以上研究,对比国外学者研究欧洲一些国家的基因同质性的成果,可以确认,中国的基因差异性远低于诸如意大利人与俄罗斯人,英格兰人与爱尔兰人。无论是中国的中部省份河南、北部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它们之间的河北、山东、陕西和安徽,还是偏南地区的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福建等省,人群基因差异性都很小。德国科隆大学一个研究团队指出(Nothnagel M, Fan G, Guo F, et al. Revisiting the male genetic landscape of China: a multi-center study of almost 38,000 Y-STR haplotypes[J].
Human Genetics, 2017, 136(5):485.),中国人的基因差异性,南北没有明确分界,更多呈现出一种从北到南的梯度性,除了青藏高原外,各省的差异略有,但汉族遗传同质性很均匀。
那为什么历史学者会对这一现象感兴趣呢?伊教授表示:①欧亚大陆西半部的家族、语言与基因组的联系已经有一定研究了,那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②我们对中国南方地区仍然知之甚少。其语言、迁移和亲属团体/社会组织同国家如何适应?中国南方和欧洲一样吗?③2010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历史系联合启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推进计划项目——曹操后代的历史人类学调查,利用姓氏和Y 染色体相关性原理,调查分析曹氏Y 染色体,进而给曹操身世血统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证据,这有助于我们重新考虑中国南方的文化交流。
基于此,伊教授认为历史学家也能做出一定贡献。她主要从文化、婚俗、国家、移民以及语言等角度来思考中国的特殊性,并提出下列问题: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赵鼎新在其新著《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Dingxin Zhao,
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提出的中国人的身份认同跟领土关联弱的理论是否有解释力?中国主张同姓不通婚的外婚制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基因同质性与其他国家的差异性?国家在移民方面发挥了多大作用?中国方言或语言分布如何与中国基因差异性示意图相适应?这能否解释南方较大的遗传多样性?随后,伊教授援引巴黎狄德罗大学血液学研究所的成果:《世界各地的血缘关系:HGDP-CEPH多样性小组的基因组数据告诉我们什么?》(Leutenegger A L, Sahbatou M, Gazal S, et al. Consanguinity around the world: what do the genomic data of the HGDP-CEPH diversity panel tell us?[J].
Europe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1, 19(5):583-587.)指出,穆斯林国家鼓励近亲结婚,印度有种姓制度的影响,历史上欧洲皇室贵族通婚以及基督教坚持一夫一妻制,这些都导致了阶层流动性不够。而贾志扬(John Chaffee)等学者对中国宋代和明代宗室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历史上基因组同源性的社会优势,即“有权的人生下更多的孩子”,这也与她的一位人类学同事“有钱人得到更多的孩子”的结论相一致。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移民的记载,伊教授以南宋为例,引《宋会要辑稿》中的材料,说明国家政府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陆扬老师点评)
(马利清老师点评)
讲座最后,陆扬老师和马利清老师分别做了精彩点评。陆扬老师主要对中国学者有关中国人群基因组研究的数据提出了疑问。伊教授回应说,目前分子人类学对人类基因的研究是一项国际项目,获取古人类化石中的DNA技术也比以前高明,中西学者联系紧密,所以在数据上可以保证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马利清老师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提出了对分子人类学“夏娃理论”的质疑。她认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可以形成完整的时间序列,其中的门齿化石中具有典型的铲形特点,这与目前80%中国人的门齿结构是一致的。此外,中国旧石器时代流行两极打击法,与此同时代的西欧、中东和非洲地区流行勒瓦娄哇技术,如果是如同分子人类学“夏娃理论”中的取代说,那么何以解释先进的勒瓦娄哇技术没能在中国广泛传播。当然,马利清老师最后也提到距今10万年的河南许昌和广西柳江人骨化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为这恰恰与走出非洲,取代当地土著人的“夏娃理论”时间节点相合。
演讲结束后,伊沛霞教授回应了各位老师的评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科学与史学之间的碰撞,和伊沛霞教授在熟谙科学界前沿成果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史学研究新议题的精神给予在场各位深刻的印象。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年慧龙供稿,吴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