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history_05 发布时间:2017-10-19 02:50:48 阅读量:
10月1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通识教育大讲堂“世界史是什么”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人文楼四层会议室成功举办。本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前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历史学院历史系系主任王大庆老师主持。历史学院金永丽老师、杜宣莹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崔丽娜老师,以及来自历史学院及其他院系和外校的数十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郭小凌教授1975-1981年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史系,毕业后至北师大任教30余年。2005-2016年任首都博物馆馆长。此间曾兼任我国世界古代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首都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科学出版社等单位合办《博物院》期刊主编;同时兼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文明古国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出版基金等评审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上古史和西方史学史,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期刊发表过一些相关论文,以及出版过有关的专著、译著和编著。
王大庆老师首先对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郭小凌教授以“有关世界史学科的几个入门问题”为主题,就“什么是世界史”“世界史有什么用”“治世界史需要哪些基本功”和“怎样学习世界史”这四个基本问题展开了讲述。
在“什么是世界史”这个问题上,郭老师从学科定位和学科概念两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他指出,对比我国和欧美的学科划分,中国的世界史学科呈现出很多自身的特点。例如,在美国,所有的学科被划分为“艺术与科学”与“专业技术学科”两大类,其中“艺术”之下设有“人文学科”,而世界史属于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的一个较小的分支学科,与诸如美国史、英国史等国别史相并列,而在中国,历史学被列入到“人文社会科学”这个大的门类中,世界史研究的范围也更为宽泛,指所有除中国以外的外国历史研究。根据2011年我国教育部新调整的学科门类,世界史与中国史、考古学并列成为历史学门类下的三个一级学科之一,下设世界古代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专门史与整体史等多个二级学科。他认为,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学科划分更加清晰,也更为合理。虽然世界史专业所涵盖的时空范围十分广阔,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我国从事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员在数量上还远远不及中国史,这种状况在未来将会逐步得到改变。
在对世界史的概念界定上,郭老师指出,从人类自我认识的角度出发,与历史学相仿,世界史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人类自我认知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群体的记忆”。对此,他套用了剑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E·H·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对历史学的界定,将世界史定义为“(世界史)历史学家与(人类世界的)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从学理上讲,世界史也可以划分成“客观的世界历史”与“认识的世界历史”两个大的组成部分,这两者常常是有所区别的,历史工作者进行历史研究,就是在努力实现两者的高度契合,契合的程度越高,就越具有可信度和科学性。
对于“世界史有什么用”这个几乎每个学习历史的人都不能回避的题,郭老师从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物质价值的层面上,他首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历史学无用论”十分盛行,使这个学科陷入了低谷,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这种局面正在得到改变。对此,郭老师认为,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在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都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功用。他指出,在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初等和高等教育中,无不把历史当作国民教育和加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的核心科目之一,在中国,从事历史教育工作的教师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他用很多具体数字说明了这个问题。此外,公务员系统、科研院所、公司企业都是吸纳历史专业优秀毕业生的重要渠道。其中,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和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史专业的从业人员的比例和数量也会节节攀升。郭老师还结合自己在首都博物馆的工作经历举例说明,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各行各业都可以施展拳脚,创造价值。
在精神价值的层面上,作为可以存进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学,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和精神营养。因为历史是评判现实的唯一依据,只有依托于历史认知,我们才能对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可以说,“历史”“现实”“未来”三者是相互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客观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客观历史的继续,未来则是现实的投射,我们只有通过追忆和研究过去来认识现在,追寻未来。具体到世界史,他指出,世界史是对当今世界做出判断,对未来世界进行预测的重要途径。现代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结果,近代以来,世界已经联为一个整体,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能脱离世界而存在,学习好世界历史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本国的历史。
如果有人有志于从事世界史的研究工作,那么,治世界史需要哪些基本功呢?郭老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世界史研究经历,提出了四点建议,即对外国语言的学习、对史料的掌握、历史实证的技能以及理论概括的能力。
郭老师尤其重点阐释了外语学习对世界史研究的重要性,因为要学习哪个国家的历史,就一定要掌握那个国家的语言,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者来说,除了作为研究工具的多门现代外语之外,还要学习和掌握对象国的古代语言。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学者,对于作为母语的中文也需要加强学习,不可偏废。从这一点来看,世界史的研究难度要大于中国史,古代史学习的难度也会大于现当代史。除了语言的学习,对史料的掌握,历史实证的技能,不仅是中国史学习的基本功,同样也是世界史学习所必需的。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历史理论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最后,郭老师在“怎样学习世界史”的问题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对于初学世界史的同学来说,要按照培养方案学好每门课程的内容,对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和概念要有准确和全面的把握。其次,要有问题意识。世界史领域到处都充满了有趣的问题,要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的书籍。第三,要加强对时空观念的认知,对任何问题的思考和解释,都要放在一定时空观念和背景下。第四,广泛阅读,博览全书,只有不断获取相关学科的支援性知识,才能够更为合理地重构过去世界的历史。
郭老师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在场师生浓厚的兴趣,并使大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接下来的师生互动环节中,在场的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郭老师一一耐心作答,与同学们就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文:裴鹏程/图:李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