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观殷都风华,品邺城余韵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12-02 03:19:19 阅读量:

观殷都风华,品邺城余韵

 ——我院2016级本科生赴安阳邯郸实习考察
图1:我院师生在邺城博物馆前合影
 
为深入贯彻新生研讨课“知行合一,以行促知”的教学理念,2016年11月12日至11月13日,我院组织2016级本科新生33人赴邯郸、安阳两地开展教学实习活动。本次考察的路线以两地的文博场馆、考古遗址为中心,主要包括磁州窑遗址、南响堂山石窟、邺城博物馆、磁州窑博物馆、殷墟博物馆、三杨庄遗址等地点。本次实习考察由皮庆生副院长、2016级本科班班主任王文婧、班级辅导员杨东峰带队、教务处实践科刘东风老师随同前往指导,我院相关专业的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亦参加了此次考察。
 
    扎实准备,做好“热身”

对于历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而言,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应用和拓展,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增益与升华。我院历来十分重视本科新生的教学实践工作。在过去几年内,我院一直在积极努力开辟生动有效的“第二课堂”,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循序渐进、专业互补的教学实践体系。

本次考察方案由主管院领导亲自牵头设计,带队教师就考察的任务、要点、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须知等问题对本科新生做了详尽的说明,并事先与考察地主管部门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得到了河北、河南两省文物所的大力支持,为本次顺利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2:师生观摩邺城复原沙盘
 
与此同时,针对本科新生文物古迹考察经历较少,相关知识储备欠缺的现实特点,我院的新生研讨课采用“资深教授+青年教师”的双导师教学方式,在行前半月至一周左右的时间内给新生布置适量的参考书目进行提前阅读,并确定范围适当、难度适中的各类议题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开展讨论。通过启发式教学的引导,不少新生在考察之前对相关背景知识已掌握得较为成熟,在遇到考察中的实际问题时,显得应付自如,游刃有余。在安阳殷墟博物馆,面对一些游客对于遗迹中存在的部分甲骨文字释读的疑问,同学们或直接指出其正确含义,或翻阅随身携带的工具书对其进行考证,不仅比较完满地解决了相关问题,也体现了人大学子扎实的学业功底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审问慎思,“游”中乐“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带队老师们在考察途中均强调:“到历史的现场去”,倡导学生努力在实际的历史情境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次考察努力让同学们真正成为考察的“领头羊”、“先头兵”,充分主导、参与考察过程的各个环节,审问慎思,“游”中乐“学”。

图3:皮庆生老师和学生讨论碑刻问题

图4:中国磁州窑博物馆馆藏的白地黑花划龙纹盆
 
在考察沿途的各个地点,处处可见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交流的身影。在磁州窑遗址,同学们在听完讲解员对馒头窑基本情况的介绍后,马上对烧窑原理、制陶燃料来源、上釉工艺等细节问题开展进一步追问;在南响堂山石窟,同学们在仔细观察中心方柱塔庙窟的结构造型后,对北齐造像模式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展开了讨论,还有同学对高欢“虚葬”的位置提出了质疑,并把问题记录下来留待日后深入研究;在殷墟博物馆展厅,同学们对海贝货币使用的有效性、狗肉作为殷商时期人类食物的证据等问题与讲解员进行了交流;在三杨庄考古遗址,校外专家带领大家一起对汉代村庄的形成、聚落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走到哪里学哪里,看到什么学什么”,是此次考察活动的生动写照。

为确保考察质量,对考察活动成效进行有效追踪和反馈,在考察结束后,参与考察的同学还将提交考察心得和专业性的学术报告,这将进一步巩固他们在考察中收获到的知识与成果。此次考察也给许多接待单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待方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我院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考察活动紧凑而高效。

图5:响堂山石窟造像

图6:同学们认真观摩陶瓷工艺成品
 
特邀导师,内外联动
邀请校外导师,打造校外智库,构建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是近年我院新生研讨课的另一大特色。校外导师以其深厚的学术涵养,丰富的实地工作经验,为现场考察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助力,为我院师生在外地行动的深入提供了诸多便利。
在本次考察活动中,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立忠、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唐际根等专家分别受邀为实地考察的新生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磁州窑遗址,刘立忠老师指出,陶瓷工艺不仅仅意味着“缸盆瓦罐”,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重大艺术和科技成果。与陶瓷工艺紧密相关的硅酸盐技术,仍在当今世界工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殷墟博物馆,唐际根老师根据自己多年考古发掘的实际经验,结合许多生动的现实案例,向同学们强调了证据在考古发掘中的重大意义,并通报了殷墟考古的最新学术动态,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设计的主要原则。

图7:唐际根研究员向我院师生讲解殷墟遗址的基本情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机制中,同学们从与校外导师的交流互动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难以呈现的实际经验,从与各类文博管理人员的实际接触中,学到了教室里难以获得的待人接物之道。在外出考察的时间里,同学们不仅在专业知识领域获得了一次充分的洗礼与升华,也在工作能力、集体意识和应变素质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近年来,我院本科实践教学工作不断进取,锐意改革,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方针,有效整合利用各类人才资源,推动建立各类高质量的校外学科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本科教育的新模式,目前该项工作得到了院内师生的广泛认可,得到了教务处等学校相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在兄弟院校中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本次考察的过程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海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项目处副处长贾金标、峰峰矿区文保所所长张林堂、内黄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焦国建、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锋、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等文博机构单位领导和专家也提供了大力指导和帮助。

本次新生研讨课教学实习考察活动的圆满成功,为我院今后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参考,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院将继续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的相关工作,稳步推进“双一流”本科人才建设,打造具有模范效应的、充分浸润“知行合一”理念的本科实践教学品牌。

图8:我院师生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前合影
 
 
文/顾小立
图/闫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系2014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 100872
<本站管理:lishixi>
备案号:京ICP备14032167号